隨著情況好轉,房地產市場也是恢復得比較快的,原因還是在于有著強大的購房需求做支撐。也正因為這一點,不排除個別地方炒作現象依然非常常見。
一方面,必須承認市場的回歸,另一方面,也要對市場形勢有明朗的判斷,必須防范市場再次走進過快上漲的漩渦中。
據報道稱,5月全國房地產市場持續復蘇,回到2019年前水平。通過數據看出,4月市場恢復到80%,5月市場恢復到了100%以上,在部分一二線城市重現樓市“小陽春”。據諸葛找房數據研究中心統計,2020年5月10個重點城市二手住宅成交量為102619套,環比上漲21.75%,自3月來已連續3個月上漲;同比今年以來首次上漲,漲幅為4.35%,也創下2017年以來同期最高。
由此可見,市場復蘇的跡象非常明顯。我覺得這一點沒必要質疑,畢竟前期積壓的需求得到集中的釋放還是可以理解的。但就怕借這個機會大肆炒作。
有人就不斷散布房價又要大漲了,抓緊時間買房吧。買房不買房這事兒不能一概而論,也不是說不需要買,但是大漲基本上是忽悠的成分居多,還是提醒購房者注意。
近一段時間,對于房子是用來住的而不是用來炒的這個定位的重申可以說大家都看到了,讓你見證了房地產調控的堅定和決心。哪怕這么艱難我們都能走過去,戒掉對房地產的過度依賴還有什么不可以的呢?其次,無論怎樣房價都不會有太大的波動起伏。最后,房子回歸居住本身變得越來越重要。
加上經濟向好的基本面沒有改變,所以也不會再次借助房地產來拉動經濟增長。這已經對房地產下了基本定論。但是一些專家和學者依然在呼吁,希望調控放松。
中國城市和小城鎮改革發展中心首席經濟學家李鐵表示,對于人口流出地區,應該對原有的房地產政策進行調整,至少把“一刀切”的各種政策取消,實行因地制宜的房地產發展政策。例如取消限價、限購以及限貸等措施,允許有條件的人可以在房地產低谷時期購買相對低價的住房。
總之,李鐵就是希望通過拉動房地產來推動經濟增長的想法可以理解,但是怎么會把之前所有的努力都付諸東流呢?現在一下全部放開調控豈不是否定之前的調控成果?
近日,作為北師大教授的董藩再次急了,他發表文章稱,“三大疊合沖擊,必須盡快調整救市思路!房地產業既是國民經濟的主導產業,也是支柱產業,還是先導產業。在其他措施救市乏力的背景下,盡快調整房地產調控政策,刺激國內需求,已經成為必需的、也將是最有效的對策?!?/p>
還是董藩那一套房地產萬能論,“房地產業直接帶動了建筑、建材、規劃設計、鋼鐵、紡織、家電、家具、裝飾、綠化等幾十個關聯產業的發展?!?/p>
我認為,國家從來沒有說不重視房地產發展,更不會拋棄房地產,而這些專家聲嘶力竭的呼號恰恰反映出一定的問題。所以,不可能聽你們的。
我覺得玻璃大王曹德旺的話更能說到百姓心里去?!拔覀兪怯幸粋€龐大的消費市場,但我們大多數人最大的消費支出可能就是花錢買房子了。除了房子,可能大多數人平常真正的消費需求和支出并沒有多少。而且特殊時期還沒有真正過去,消費還會受到一定的影響?!?/p>
這不,一些誤導大眾的聲音終于得到了官方的表態。經濟日報發表文章《說得少是要放松樓市調控?想多了》。有人認為工作報告中“表述精簡可能是為放開調控預留空間”。因城施策不意味著房地產調控放松,而是各城市需要根據市場的實際需求和城市發展變化趨勢來調控。樓市穩定,既要防止大漲,也要防止大跌。市場不需要過度刺激,更需要穩定的環境。
另外,經濟日報還引用央行報告發表文章《當前仍需警惕個別城市房價上漲較快對居民消費的影響》稱,保持房地產市場穩定,是對宏觀經濟平穩健康發展的重要貢獻。當前,仍需警惕個別城市房價上漲較快、房地產市場過熱對居民消費的影響。
對于房價是否上漲以及是否放開調控已經表態非常明確,房價不會大漲大跌,整體城市基本上穩定,但是也要防范個別城市上漲過快,同時更要防范因為房地產市場過熱給居民消費造成擠出影響。
高房價極大地提高了產業發展的要素成本,并且讓發展實業變得“不劃算”,樓市不能成為“麻煩制造者”。高房價帶來的問題之一,是資金進一步脫實向虛,辛辛苦苦干一輩子的制造企業,不如在北上廣深買一套小房子。經濟壓力大實際上就是因為大家都買房,極大影響了消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