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自然資源部、國家稅務總局、中國銀保監會聯合出臺《關于協同推進“互聯網+不動產登記”方便企業和群眾辦事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要求年底前全國地級及以上城市和具備條件的縣市全面實施“互聯網+不動產登記”,全國所有市縣力爭實現“一窗受理、并行辦理”全覆蓋,一般登記和抵押登記辦理時間全部壓縮至5個工作日以內。
《意見》表明,各地要通過網上“一窗受理”平臺及其手機APP、微信小程序等,推進網上便捷辦、更快辦、優先辦,并逐步實現全城通辦、就近能辦、異地可辦。今年年底前,全國地級及以上城市和具備條件的縣市全面實施“互聯網+不動產登記”。
通過近年來的不斷推動,目前全國已有近2500個市縣實施了不動產登記、交易和繳稅“一窗受理、并行辦理”,1100多個市縣推出了“互聯網+不動產登記”。
與此同時,還將在不動產登記、申報納稅和抵押放貸等服務中推廣使用電子簽名、電子印章、電子合同、電子證書證明,電子材料可以不再以紙質形式歸檔。
去年,自然資源部在濟南、哈爾濱、新沂等地部署試點,以點帶面推廣使用電子證書證明,取得積極成效,目前全國已累計頒發電子證書證明3600多萬本。
《意見》提出,將全面實施預告登記制度。當前,在預售商品房交易實踐中,小業主處于弱勢,從購房到辦理登記領取證書,往往需要3年左右的時間,如果開發商不配合,時間可能更長甚至無法領取證書;群眾全款購買的預售商品房也可能遭遇被“一房二賣”、再次抵押,合法權益嚴重受損。
《意見》要求,將對預售商品房全面開展預告登記,積極推進存量房預告登記,辦理預告登記的在辦理轉移、抵押登記時,不再重復收取材料,縮短辦結時限。不動產登記機構應當主動將預告登記結果推送銀行業金融機構和稅務部門,銀行業金融機構應當依據預告登記結果審批貸款,預售商品房未辦理預告登記和抵押預告登記的,銀行業金融機構不得審批發放貸款。稅務部門可以運用預告登記結果開展稅款征收相關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