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發布關于印發《全國房屋網簽備案業務數據標準》的通知,要求全面采集樓盤信息,實現網簽及時備案,推動房屋網簽備案系統全國聯網,推進房地產市場監測“一張網”建設。
通知要求,各地要按照《標準》要求,優化升級房屋網簽備案信息系統,推動房屋網簽備案數據共享共用。要確保房屋網簽備案服務不停止,數據采集不中斷,并在數據共享應用時做好保密和脫敏處理。
同時,積極拓展互聯網移動端房屋網簽備案業務,逐步實現“互聯網大廳”模式,提高政務服務質量。
據了解,全國有150個重點城市被納入推進房屋網簽備案聯網工作范圍之內。其中,北京、上海、廣州、深圳、天津、重慶等重點城市房屋網簽備案系統已經實現全國聯網。
目前,我國已經實現住房貸款全國聯網、不動產統一登記、住房信息聯網,這一次推出的網簽全國聯網可謂最后一環,自此住房交易全部納入國家監控體系之中。這將對房地產市場產生怎樣的影響?
其一,此次數據標準的建立,使得后續各地房地產交易部門會加快系統建設,基于此類統一標準形成數據系統。包括樓盤基礎數據、房屋買賣租賃和抵押等交易數據將進入此類網簽備案信息系統,這成為最基礎的數據來源。
同時,隨著不動產統一登記、網簽信息聯網、房貸信息聯網的推進,全國房地產有多少家底,全國究竟有多少房子,多套房的比例有多少,到底有多少房子空置,也將一目了然。
通過住建系統大數據的建設,既吻合了中央新基建的發展導向,也為后續住建部掌握地方樓市交易、精準調控和一城一策等創造了積極的條件。
其二,網簽即時備案,住房網簽聯網,開發商或炒房者的炒作游戲玩不轉了。
過去,房價的漲跌、市場的冷熱,由于信息不對稱、網簽滯后、監管不完善等因素,讓部分開發商或媒體有可乘之機,為樓市炒作添油加醋。
畢竟大家看到的表象是千萬豪宅秒光、連夜排隊搖號搶房、百套房源秒售,而實際上到底有沒有日光盤,簽約成功了多少,是否存在雇人排隊、開發商自導自演,不得而知。
一旦購房者簽訂合同后,即時網簽備案,銷售數據將一目了然,住建部門可快速了解市場的真實信息,想制造搶購一空的炒作游戲,或在房價統計上做虛假文章便行不通了。
其三,即時備案可減少“一房多賣”鉆空子的行為。長期以來,一房多賣的現象屢禁不絕,背后的原因多是沒有即時進行網簽備案鎖定導致。同時,炒房者試圖搶占房源再以高價賣出購房資格的行為也將迎刃而解。
其四,全國一張網后,一個人在全國有多少套房子,在國家眼里是透明的,那么大家第一反應就是房產稅的開征又進了一步。
2018年,全國不動產統一登記就已落地,2019年我國已實現房地產全國聯網,如今已覆蓋到不動產、房貸、網簽多層面,信息技術基本不存在障礙。至于何時開征,還要視樓市與經濟的大環境而定,但購房者要知道,你現在辛苦搶來的房子,就是你未來繳房產稅的憑證。
所以我們一直提倡房住不炒,除了剛需自住、改善需求,投資炒房請慎重,到時候一邊怕征稅都不敢再多買,一邊又多套房在手,無力承擔高昂稅金要賣房,才是真的煎熬。